6月17日,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财经政法系师生赴大悟县刘集镇马岗村开展主题为“传承红色基因,服务乡村振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学子以凉亭为课堂、以屋场为讲台、以养殖场为直播间,在躬身实干中赓续红色血脉,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凉亭之下,红色薪火代代传
在古树掩映的村头凉亭,银发老党员与青年学子围坐畅谈的场景引人驻足。“大别山精神追梦宣讲团”成员向在场人们讲述了从书本上了解到的湖北老区革命事迹,借此向老党员们请教抗战时间大悟红色基地的英雄人物故事。“当年刘邓大军在这片山坳里迂回作战,靠的就是‘勇当前锋’的信念!”70多岁的老党员侯爷爷、王爷爷向青年学生们动情讲述了老党员亲历的革命战争年代的峥嵘岁月、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奋斗故事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乡村变迁。“这些故事让我们触摸到课本外的历史温度”团队队长汪同学感慨,“大别山精神不再是抽象符号,而是前辈们用生命践行的信仰。”
屋场之间,法治清风吹心田
村民们听闻有大学生来给大家讲故事了,很高兴地齐聚到农家小院。“屋场院子会”聚焦村民急难愁盼,开设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婚姻家庭、土地承包、邻里纠纷等主题普法。“蒲公英法治宣传志愿服务队”成员给大家讲述了相关主题的案例故事并分解了故事中存在的违法行径,现场笑声掌声不断。“原来点击陌生链接会丢养老钱!”村民刘大娘拉着学生手说,“娃们讲得明白,要叫老伴也来听!”活动为乡村营造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氛围,助力平安乡村、法治乡村建设。
直播现场,土货出山拓新路
在绿悠坊土鸡养殖基地,主播吴同学举着手机穿梭于鸡舍、猪圈、茶园。直播团队实地探访基地的各项养殖业务,现场开展抖音助农直播,直播展示养殖场的生态环境、科学规范的养殖流程、特色品种的优势特点,讲述养殖户的创业故事和匠心精神。通过直播助农,在农村引入新理念、新方法,为传统养殖业注入新活力,增强村民发展特色产业的信心。
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引导了我系青年学生深入乡村基层,在实践中深刻领悟以“大别山精神”为代表的红色基因内涵,并将其转化为服务乡村、助力振兴的实际行动。鼓励青年学子返家乡后继续开展此项活动,为所服务的乡村注入青春活力,贡献智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