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思政
让千年文物成为党性教育“活教材”—我系师生赴云梦梦县博物馆参观学习
发布时间:2025-05-14 15:19:23浏览量:

5月14日,我系师生踏入云梦县博物馆,展开了一场别具一格的参观学习之旅。此次活动以文物中的廉政密码解码、历史场景沉浸体验等形式,深度融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为师生们呈现了一堂生动且深刻的廉政教育课。

师生们满怀着崇敬与期待之情,步入云梦县祥山博物馆。大家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足迹,细细观赏了那些制作精美的秦汉漆器,领略到 2000 多年前独特而精湛的漆器工艺。随后,师生们重点参观了有“法史宝库”之称的 “睡虎地秦简”,其代表了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法制文明。秦简中记载的秦律,涵盖秦时法律制度、行政文书、医学著作以及关于吉凶时日的占书等内容,为研究书法艺术,探究秦帝国在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医学等诸多领域的发展历程,提供了极为详实的一手资料,具有无可估量的学术价值,因而被列为八大考古发现之一。师生们凑近每一枚简牍,目不转睛地端详,恍惚间穿越了时空,与古人展开了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先人的智慧与创造力深深折服了众人,也让大家对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了更为透彻、深刻的认知。

 


  


云梦秦简不单单是震惊世界的考古奇迹,更是中国廉政文化具象化的“活化石”。它有力地证明了廉洁纪律并非现代社会所独创,而是深深扎根于中华文明治理传统中的文化基因。秦简里的《为吏之道》,清晰记录了古代官员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这与当代党员干部的纪律要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简牍原文所书“凡为吏之道,必精洁正直,慎谨坚固,审悉毋私”,乃是秦代对官员进行道德评价的重要标准,其中诸多内容在当今社会依旧适用,其蕴含的诫训为广大党员干部在日常工作与生活里,提供了难能可贵的道德指引。简文还记载了 “吏有五失”:夸以迣、贵以大、擅制割、犯上弗知害、贱士而贵货贝,对照现代,恰恰映射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 “四风” 问题,令在场师生惊叹不已,纷纷感慨:“原来作风建设从古至今都是治国理政的关键大事!”

此次参观并非一场简单的走马观花,而是系统性廉政建设的全新起点。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让长久沉睡在博物馆中的文物“活灵活现”,化身鲜活生动的纪律教材,促使广大师生在触摸历史脉络、感受历史温度的过程中,不断增强遵规守纪的自觉性,为新时代作风建设源源不断地注入深沉且持久的文化力量。

地址: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科技楼三楼

邮编:432000
电话:0712-2331982

主任邮箱:mcl_wh@163.com